严重违纪违法的界定需要从行为性质、后果及影响程度三个维度综合判断,具体标准如下:
一、基本定义
严重违纪违法是指违反国家纪律或法律法规,且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性大的行为。需注意,违纪与违法存在交叉,但违纪不必然违法。
二、违纪与违法的区分
违纪:
违反党的纪律或单位规章制度,如工作失职、违反廉洁规定等,但尚未触犯刑法。
违法: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如贪污、诈骗等,属于无效行为。
三、严重违纪的界定标准
损害程度 行为需危害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或造成重大损失,导致劳动合同目的无法实现。
行为性质
包括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泄露国家秘密等。
后果严重性
如拒不履行赡养义务、参与赌博、拒不承担经济责任等。
四、严重违法的界定标准
触犯刑法
如《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罪)、第三百九十八条(泄露国家秘密罪)等。
社会危害性
行为需造成公共利益重大损失或恶劣社会影响。
五、其他考量因素
行业差异: 不同岗位对违纪行为的容忍度不同,如金融、交通等行业对廉洁要求更高。 损害后果
六、法律后果
纪律处分:可包括开除党籍、吊销公职、解除劳动合同等。
刑事责任:严重违法需追究刑事责任,如有期徒刑、拘役等。
注意:严重违纪违法的认定需经调查取证、纪律审查或司法机关审理,仅凭单一行为难以直接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