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南海危机是 非常严重的,可以被认为是冷战后两个核大国之间最危险、最大规模的海军对峙之一。以下是危机的一些关键点:
军事对峙:
2016年7月,美国派遣了两艘航母(包括“里根”号和“斯坦尼斯”号)、多艘护卫舰和导弹驱逐舰以及约150架战机逼近中国海域。中国则动员了北海、东海、南海三大舰队的精锐力量,并且东风-21D导弹也处于待命状态,形成了实战态势。
言辞激烈:
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哈里斯在2016年5月9日声称美军已“做好今夜与中国开战”的准备,这一声明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战略部署:
中国在南海附近部署了数十枚新型导弹,其中包括具备反舰能力的东风-21D,射程超过2000公里,能够在千里之外对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危机结局:
在美国政府经过对战争结果的再评估后,认为在对手已经掌握详细航行数据的基础上,如果需要取胜,美国将失去一艘航母,这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最终,美国航母舰队撤退,南海局势得以缓解。
长期影响:
这次危机使得中国对美的自信心明显增强,并且在此后的几年里,中国通过“种岛”等措施,对南海的控制力大幅增强。
综上所述,2016年的南海危机在军事、政治和战略层面上都达到了非常高的紧张程度,虽然最终没有爆发直接的军事冲突,但其影响深远,改变了南海地区的战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