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利润最大化
定义:企业通过对财务活动的管理,不断增加企业利润,使利润达到最大。
优点:
利润指标计算简单,易于理解。
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缺点:
没有考虑利润实现时间和货币时间价值。
没有考虑实现利润所对应的风险。
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决策短期化的倾向。
股东财富最大化
定义:企业的所有者为股东,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满足所有者要求对于上市公司,股东财富=股价×股数,在股数一定时,股东财富最大化追求股价最大。
优点:
考虑了风险因素(由折现率体现)。
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企业短期行为(考虑未来现金流量)。
对上市公司而言,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缺点:
通常只适用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因难以确定股价而难以应用。
股价受众多因素影响。
股东财富最大化强调股东利益,对其他相关者的利益重视不够。
企业价值最大化
定义: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为目标。企业价值=所有者权益市场价值+债权人权益市场价值=企业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优点:
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并用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了计量。
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将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和持续的获利能力放在首位,克服短期行为。
用价值代替价格,避免过多受外界市场因素的干扰。
缺点:
计算较为复杂,需要准确预测未来现金流量。
每股收益最大化
定义:每股收益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合理的财务决策,使每股收益达到最大。
优点:
反映了所投入资本与所获利润之间的关系。
缺点:
没有考虑取得利润的时间。
没有考虑每股盈余的风险。
股价最大化
定义:在资本市场有效的前提下,股票的价值等于股票的价格,股东财富增加=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股东投入资本,股价最大化=股东权益的市场增加值+股东投入资本。
优点:
股东财富增加与股价最大化直接相关,便于量化和考核。
缺点:
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市场情绪、宏观经济环境等。
建议
企业在选择财务管理目标时,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环境、发展阶段和股东期望进行综合考虑。对于上市公司,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一个较为直观和可量化的目标;对于非上市公司,企业价值最大化可能更为合适;而利润最大化和每股收益最大化则可以作为短期内的具体经营目标。同时,企业应兼顾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确保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