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主要包含以下项目和计算方式,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主要赔偿项目
医疗费 包括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后续治疗费(需医疗证明或鉴定结论确定)等。赔偿以实际发生数额为准,器官功能恢复训练等可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
误工费
根据受害人收入状况计算:
有固定收入: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无固定收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护理费
依据护理人员收入、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无收入者按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
交通费、住宿费、营养费
实际发生且必要的费用,如就医、转院、康复等。
住院伙食补助费
按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残疾赔偿金
根据伤残等级(共10级),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60岁以上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岁以上按5年计算。
死亡赔偿金
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计算,同样适用年龄递减规则。
被扶养人生活费
根据被扶养人年龄、户籍性质及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计算。
丧葬费、处理丧葬事宜费用
包括交通费、住宿费、误工费等合理支出。
精神损害抚慰金
受害人或其近亲属因严重精神损害可请求赔偿,具体金额由法院根据案件情况确定。
二、特殊说明
后续治疗费: 采取定型化赔偿标准,不考虑个体差异,但需医疗证明或鉴定结论确定。 残疾辅助器具费
赔偿时效:一般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三、计算公式示例
城镇居民误工费:
$$
\text{赔偿金额} = \text{受害人月均收入} \times \frac{\text{误工月数}}{12}
$$
(月均收入=年均可支配收入/12)。
农村居民误工费:
若无法证明近三年平均收入,可参照当地统计部门数据。
四、注意事项
证据收集:
需提供医疗机构诊断证明、费用单据、收入证明等材料。
伤残等级鉴定:
影响赔偿金比例(如一级伤残100%,十级10%),建议尽早进行。
地区差异:
具体标准可能因城市或农村、上一年度经济水平不同存在差异。
如需进一步计算或法律咨询,建议联系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