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略号在汉语中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六种,结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 引文省略
用于标明直接引用他人话语或文章时的省略部分,需用省略号与引文内容之间用冒号隔开。
示例: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 列举省略
在列举多项内容后使用,表示后续内容未完全列出,需读者根据上下文补充。
示例:
> 这些水果中,苹果、香蕉、橘子等都是常见水果
三、 断断续续(语音延长)
模拟说话时断时续、语音拖长的状态,常用于描写人物犹豫、激动的情绪。
示例:
> 她的声音带着哽咽:“我……我只是太想你了。”
四、 余意未尽
通过省略部分内容,引导读者思考或产生联想,常用于抒情或哲理性表达。
示例:
> 月光如水,静静洒在窗前,思绪如潮水般涌来
五、 重复词语省略
用省略号替代重复出现的词语,避免冗余。
示例:
> 他一遍又一遍地道歉:“真的对不起,我错了。”
六、 解释说明
对前文内容进行补充说明,常与“某某词句的意思是……”结合使用。
示例: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的“比邻”,指近在咫尺的朋友
注意事项:
与“等”的区别:
省略号本身已包含“等”“等等”的含义,无需重复使用;
标点符号搭配:
- 引用时需用冒号;
- 列举时通常保留顿号或逗号,句尾使用句号;
- 表示沉默时独立使用,前后无需标点。
通过合理运用这六种用法,可以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