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其用法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作为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 代指“他、她、它”或“他们、它们”,可作主语、定语或宾语。例如:
- 《师说》:“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指代郯子的弟子们)
- 《狼》:“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代指狼)
- 《游褒禅山记》:“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指前文提到的山洞)
反问代词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怎么”,常与“乎”“也”等语气词配合使用。例如:
- 《马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反问千里马是否存在)
- 《游褒禅山记》:“其孰能讥之乎?”(反问谁能讥笑他)
领属代词
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的”“它们的”,常与名词连用。例如:
-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贪,负其强。”(指代秦国的强大)
二、作为副词
表示揣测、反问、期望等语气,常置于句首或句中,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怎么”等,需结合语气词使用。例如:
《马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反问语气)
《师说》:“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推测语气)
三、作为连词
假设连词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果”,常与“则”连用。例如:
- 《送东阳马生序》:“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假设条件)
- 《论语》:“不亦乐乎?其乐无穷也。”(假设反问)
选择连词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还是……”,常与“其”连用。例如:
- 《游褒禅山记》:“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选择疑问)
四、其他用法
在古汉语中,“其”还可作语气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或舒缓语气,如“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中的“其”(可译为“出洞以后”)。
总结:
“其”的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可通过上下文推测其指代对象或语法功能。学习时建议结合例句记忆其用法,并注意与现代汉语中易混淆的词(如“其”作副词时的反问语气)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