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服务管理收费是指物业管理企业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对房屋及配套设施设备进行维护、管理等活动所收取的费用。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及各地管理办法,其核心内容可总结如下:
一、收费定义与范围
物业服务收费涵盖对物业管理区域内房屋及配套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管理,以及维护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等服务。具体包括人员工资、公共区域维护、绿化养护、秩序维护等成本支出。
二、定价方式
政府指导价 适用于住宅小区前期物业服务和保障性住房服务。收费标准由建设单位或业主与物业企业依据等级基准价和浮动幅度在合同中约定,价格主管部门定期公布基准价。
市场调节价
适用于非住宅物业、改变用途住宅及特约服务。收费标准由业主或物业企业直接协商确定,鼓励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合理价格。
三、收费构成
包括直接成本(如人员工资、公共区域维护费)和间接成本(如固定资产折旧、保险费用),但专项维修资金列支的维修费用不计入物业服务成本。
四、公开透明要求
物业服务企业需依法明码标价,清晰列明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及依据,保障业主知情权与监督权,遏制乱收费现象。
五、监督管理
中央层面: 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监督。 地方层面
六、其他注意事项
包干制与酬金制:包干制指物业企业按固定金额收费,酬金制则根据实际服务成本结算,两者均需符合公开、公平原则。
专项维修资金:用于物业共用部位的大修、更新,不得计入日常物业服务成本。
通过以上机制,既保障了物业服务质量,又维护了业主权益,促进市场良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