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核目的
1. 提高保育员业务素质,强化“保教结合”能力;
2. 通过技能竞赛促进保育员专业成长和团队交流;
3.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规范保育工作流程。
二、考核对象
幼儿园全体保育员。
三、考核时间与地点
时间:每年9-11月(具体安排需提前通知);
地点:各班教室及寝室(操作项目)。
四、考核内容与标准
(一)理论知识(30%)
1. 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2. 幼儿园保健知识(消毒、疾病预防等);
3. 幼儿园一日作息流程。
考核形式:闭卷笔试,60分钟内完成。
(二)实际操作(70%)
生活照料技能 (40%)幼儿穿衣、系扣(每件衣服5个扣子);
套叠被子、整理床铺(10床被子);
桌面消毒(水、消毒液配比及操作流程)。
应急处理能力
(30%)
意外伤害应急处理(如烫伤、擦伤);
突发情况(如火灾、地震)的应急疏散。
考核标准 操作规范、熟练度(40%); 时间效率(40%); 安全意识(20%)。 (三)日常工作规范(10%) 消毒液配比准确性; 环境清洁消毒记录完整性; 园具设备日常维护意识。 五、考核流程 准备阶段
组织培训,明确考核规则;
准备评分表、材料(消毒液、床铺等)。
实施阶段
上午: 理论知识考试; 下午
评分与反馈 每项操作限时,评委打分并记录;
综合成绩排名,颁发证书及奖励。
六、奖项设置
个人奖项: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团队奖项:优秀团队奖1名(根据班级整体表现评选)。
七、注意事项
1. 安全第一,操作前需培训防护知识;
2. 评分标准需提前公示,确保公平性;
3. 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作为专业发展依据。
通过以上方案,既能全面评估保育员的专业能力,又能激励其不断提升技能水平,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保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