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文化传承:
通过制作汤圆,让幼儿了解冬至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如“冬至大如年”“吃了汤圆大一岁”等习俗)。
生活技能: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及生活自理能力。
情感体验:
增强幼儿对家庭、亲情的归属感,促进亲子互动和家园共育。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
时间:冬至当天(12月22日左右)上午9:00-11:00。
地点:幼儿园操场或多功能活动室。
三、活动准备
一、材料准备
基础材料:
糯米粉、温水、花生馅(可选)、糖、盐等。
工具材料:
大圆竹匾、筷子、围裙、手套、盆、簸箕、擦手毛巾等。
装饰材料:
红枣、葡萄干、彩笔、贴纸等,用于装饰汤圆。
二、人员准备
教师分工:
- 主持活动、讲解步骤、巡回指导;
- 协助幼儿制作、维持秩序、准备材料。
家长参与:
- 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制作,帮助幼儿揉面、包馅。
四、活动流程
活动导入(9:00-9:30) - 播放《卖汤圆》等背景音乐,教师讲述冬至习俗和汤圆寓意,激发幼儿兴趣。
- 通过提问(如“过新年最开心的事”)引导幼儿讨论新年的传统活动。
材料准备与卫生习惯
- 幼儿和家长共同整理活动场地,洗手消毒。
- 教师示范正确揉面、包馅方法,强调卫生注意事项。
动手制作汤圆(9:30-10:30)
-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制作汤圆,可先从简单形状(如圆形、半月形)开始。
-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较复杂的步骤(如包馅、搓圆),鼓励亲子合作。
-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提醒注意安全。
成果展示与分享(10:30-10:45)
- 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汤圆,介绍制作过程和创意。
- 教师和家长共同评选“最佳创意汤圆”,颁发小贴纸或小红花。
活动延伸(可选)
- 将汤圆放入蒸笼煮熟,模拟家庭煮汤圆场景。
- 结合地域习俗,拓展其他冬至美食(如北方饺子、南方米团)的制作体验。
五、注意事项
安全保障:
- 洗手消毒、工具清洁,避免食物中毒;
- 活动中提醒幼儿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温度管理:
- 冬季活动注意保暖,提供围衣、手套等防护用品。
文化尊重:
- 介绍不同地区冬至习俗差异,培养幼儿的多元文化意识。
通过以上方案,幼儿园可以有序开展冬至搓汤圆活动,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同时促进家园共育和幼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