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是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缩写,指在一定条件下,采用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用于衡量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和还原性物质的含量。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核心定义
化学需氧量通过强氧化剂氧化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根据消耗的氧化剂量来反映水体污染程度。公式表示为:
$$
\text{COD} = \frac{\text{消耗氧化剂的量}}{\text{标准氧化剂的量}} \times 8 \, \text{mg/L}
$$
其中,消耗氧化剂的量通常以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的消耗量计算。
二、主要应用与意义
污染度量标准
COD是水体有机污染的重要指标,值越高说明水体受有机物污染越严重。
污水处理核心指标
在污水处理厂中,COD是核心处理目标,通过控制COD达标可有效净化水质。
环境监测与研究
用于评估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污染状况及工业废水的处理效果。
三、补充说明
与其他指标的关系
COD与生化需氧量(BOD)类似,但BOD反映的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能力,而COD侧重化学氧化过程的总量。
测定方法
常用高锰酸钾氧化法、重铬酸钾氧化法等,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场景。
综上,COD是评估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参数,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污水处理及水质管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