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算与结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时间点不同
结算:通常是在每个财务期间结束时进行,主要用于编制财务报表和提供经济情况信息,关注于交易过程中资金的流动和实际发生。
决算:通常是在年度或项目结束后进行,用于评估经济活动的效益和总结经验教训,关注于整个经济活动过程的总结和分析。
范围不同
结算:范围相对较小,主要涉及特定时间段内的收入和支出,以及余额的调整。
决算:范围广泛,涵盖整个项目或活动的全过程成本与费用,包括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方面。
目的不同
结算:目的是为了编制财务报表,提供有关组织或项目的经济情况信息,强调的是交易的实际发生和资金的流动。
决算:目的是为了对经济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评估其效果和效益,并为未来的经济活动提供参考和依据,强调的是整体情况的评价。
编制主体和审查主体不同
结算:一般由财务部门或相关责任部门编制,审查通常由上级部门或审计机构进行。
决算:一般由财务部门主导,但最终的决算文件可能需要上报主管部门或审计机构审查。
内容不同
结算:包括交易双方就交易商品、劳务或者服务达成协议,以及按照协议约定进行资金支付的过程,关注于交易的实际发生。
决算:包括从筹集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的全部实际费用,关注于整个经济活动过程的总结和分析。
表达主体不同
结算:表达主体通常是各个经济主体,如企业、政府部门等。
决算:表达主体通常是项目或活动的组织者或实施者,如建筑企业、项目业主等。
总结:
决算与结算在时间点、范围、目的、编制主体和审查主体、内容以及表达主体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区别。结算侧重于特定时间段内的财务活动记录和资金流动,而决算则侧重于整个项目或活动的全面财务总结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