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破折号的作用及举例

时间:2025-03-27 06:25:08 计算机

破折号是小学语文中常用的标点符号,其作用多样且富有表现力。以下是其主要作用及典型例句的归纳:

一、主要作用

解释说明

用于对前文内容进行补充说明,通常位于被解释内容之后。例如:

- “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马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 “孩子们在给词语解释意思的时候,词语的后面就是破折号。”

话题转换

表示前后内容话题的跳跃或转折,常用于引出新的讨论方向。例如:

- “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好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

- “谈性正浓时,门铃响了我去开门——话题被强行转换。”

声音延长

用于模拟声音的拖长或中断,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例如:

- “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 “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意思递进

表示后文内容在意义或程度上对前文的补充或提升。例如:

-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 “不仅完成了任务,还资助村民买电视——另有宏伟设想。”

插说与补充

用于插入补充信息,常打断原有话题流程。例如:

- “直觉——尽管它并不总是可靠的——告诉我,这事可能出了什么问题。”

- “带工老板懒散地站在门口——像火车站剪票处。”

强调重点

通过破折号突出关键内容,增强表达效果。例如:

- “坚强、纯洁、严于律已——这一切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 “亚洲最高山系、最高峰——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

二、典型例句分类

| 作用类型 | 例句 | 适用场景 |

|----------------|----------------------------------------------------------------------|------------------------------|

| 解释说明 |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或共和——都驱逐他 | 历史事件、人物背景补充 |

| 话题转换 |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 对话中意外转向新话题 |

| 声音延长 | “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 模拟人物呼喊、哭泣等声音 |

| 意思递进 |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时,带工资助村民买电视| 事件发展中的补充说明 |

| 插说与补充| 直觉——尽管不可靠——告诉我问题所在 | 内心活动或突发情况的插入 |

| 强调重点 | 勇敢、善良、富有责任感——她的品质令人钦佩 | 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

三、易混淆点辨析

破折号与冒号在功能上有本质区别:

冒号用于总说与分说之间,分说部分不可删除(如节目单);

破折号引出的内容可独立存在,即使删除也不影响句子完整性(如补充说明、话题转换)。通过以上分类与例句,学生可更系统地掌握破折号的用法,并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