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计算机类专利时,需要遵循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确定执行主体
在撰写之前,确定计算机程序的执行主体,例如手机、服务器、工控机、单片机等。
选择执行主体时,应从法律、技术、市场和维权角度综合考虑。
单侧描述
通常采用单侧撰写方式,即以执行主体为主语描述其执行步骤。
当方案中需要出现另一执行主体所执行的动作时,通过解释说明的方式进行描述。
详细描述技术方案
全面阐述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提供的计算机程序流程,依照流程的时间顺序,用自然语言详细描述计算机程序的各个步骤。
说明书应披露计算机程序的主要技术特征,使得本专业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依据说明书公开的流程图及其自然语言描述,独立编写出能够实现所述技术效果的计算机程序。
权利要求
明确表述本发明的专利要求,即所申请专利的具体范围。
权利要求应清晰、简明地表述,避免冗长和晦涩难懂的语言。
可以采用灰盒写法,明确计算机执行动作的物理意义而非数学意义。
避免仅记录单个程序实现的功能
在撰写过程中,应避免仅专注于记录单个程序实现的功能,而忽视了程序流程间的协调与控制,从而忽略了从整体解决方案角度进行考虑的情况。
使用通用程序语言简要摘录计算机源程序的关键部分
如有必要,申请人可以使用通用的程序语言简要摘录计算机源程序的关键部分作为参考,但无需提交完整的计算机源程序。
注意附图说明
附上相关的图示,以支持对发明内容的理解和描述。
考虑专利反审查
为了提高授权率,关键是要有区别技术特征,并为区别技术特征赋予独特的技术效果。
遵循审查指南
专利法、细则和审查指南中的相关规定应较为抽象,因此在撰写时应确保符合这些规定。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撰写出清晰、完整且符合专利法要求的计算机类专利申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