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中外存怎么理解

时间:2025-01-18 14:45:45 计算机

计算机中的外存是指 除计算机内存及CPU缓存以外的储存器,用于长期保存数据和程序。外存设备一般断电后仍然能保存数据,并且不依赖于电来保存信息,但由机械部件带动,速度较慢。常见的外储存器包括硬盘、软盘、光盘、U盘、磁带等。

外存与内存的主要区别在于:

存储位置:

内存位于计算机的主板上,直接与CPU相连,而外存则是通过输入/输出系统(I/O系统)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通常位于计算机主机之外。

存储容量:

内存的容量相对较小,但速度快,价格贵,主要用于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数据和程序;外存的容量大,速度慢,价格低,用于长期保存大量数据。

数据保存:

内存中的数据在断电后会丢失,而外存中的数据即使断电也能保持不变。

访问速度:

内存的访问速度非常快,CPU可以直接读取和写入内存中的数据;外存的访问速度较慢,CPU需要先将数据从外存调入内存,才能进行处理。

总结来说,外存在计算机系统中起到了扩展存储容量、长期保存数据的作用,并与内存共同协作,支持计算机的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