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的由来可分为历史记载与传说两大类,具体如下:
一、历史记载
时间与人物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由汉明帝刘庄下令兴建。明帝因梦中金人指引派遣使者至西域求佛法,后迎请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至洛阳。
核心事件
两位高僧乘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回洛阳,汉明帝为纪念此事,在洛阳西雍门外建立寺院,命名为“白马寺”。寺院最初作为皇家图书馆的一部分,后逐渐发展为佛教重要寺庙。
历史地位
白马寺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座官办寺院,被誉为“祖庭”和“释源”,标志着佛教正式传入中国。
二、传说与文化内涵
白马王子的传说
洛阳有座寺庙原有白马,相传为灵兽化身白马王子,保护寺中女子。白马因恶霸侵扰而牺牲,化为白马永驻寺中,后人以此传说为寺命名。此说法虽为民间传说,但与白马寺的宗教文化紧密关联。
其他说法
- 洛阳原有伽蓝寺,因印度国王为保护佛法而赐名“白马”,后改为“白马寺”。 - 据《初学记》记载,白马寺名可能源于印度“招提伽蓝”被白马保护的历史事件。
总结
白马寺的由来以历史事件为主线,即东汉明帝因梦中金人指引建立寺院,纪念白马驮经之功;同时融入民间传说元素,如白马王子的故事,丰富了其文化内涵。无论何种说法,白马寺均作为佛教传入中国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深厚的宗教与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