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编程一小时

时间:2025-03-31 17:48:06 计算机

关于“每天编程一小时”的相关信息,综合整理如下:

一、项目背景与发起机构

项目名称

全球性编程教育项目,正式名称为 "Hour of Code"(编程一小时)。

发起组织

由美国非营利性组织 Code.org于2013年发起,2014年微软将其引入中国。

核心目标

激发青少年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

培养计算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降低编程学习门槛,尤其适合K-12学生及资源不足地区的孩子。

二、项目特点与实施

活动形式

提供在线课程和互动活动,内容涵盖基础编程概念(如变量、循环、条件判断)及简单项目制作。

适用对象

年龄范围:4岁以上人群均可参与;

特殊群体:尤其关注未接触过计算机科学的学生。

学习资源

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如Scratch、Python、JavaScript);

提供免费的学习平台和工具。

时间安排

每天仅需1小时,适合碎片化学习。

三、项目意义与影响

全球已有超过180个国家的学生参与;

帮助初学者建立编程基础,部分课程设计为“零基础友好”;

通过完成编程项目(如制作小游戏、动画),提升学习成就感。

四、参与方式(部分地区)

在中国,K-12学校可组织学生参与,由学校自行完成培训。国际参与者可通过Code.org官网访问相关活动。

总结:

每天编程一小时通过全球化、低门槛的课程设计,致力于普及编程教育,尤其适合青少年群体。其核心理念是让编程成为一种日常习惯,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和数字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