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八大姓是指 姬、姜、姒、嬴、妘、妫、姚、姞。这些姓氏大多带有“女”字偏旁,反映了我国原始时期母系社会的特点。具体来说:
姬姓:
黄帝的姓氏,周朝的天子皆是姬姓,因此姬姓的传承广泛。周朝分封的各诸侯国,如吴、郑、鲁、燕、卫、晋、魏、韩、秦等,都成为了现在常见的姓氏。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姓氏有411个,包括周姓、吴姓、郑姓、鲁姓、魏姓等。
姜姓:
出自炎帝神农氏,炎帝是姜姓部落的首领。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建立周朝后,分封于齐地。姜姓子孙分散,有的用齐国的国名为姓,有的延续姜姓,衍生出102个姜姓的分支,如吕、谢、许等单姓,还有东郭、淳于等复姓。
姒姓:
来源于帝禹,帝禹是夏朝的奠基者,姒为夏的国姓。姒姓演化的旁支姓氏包括夏、曾、廖、相、鲍等。
嬴姓:
起源于皋陶,皋陶是华夏族的一个部落首领。嬴姓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的国姓。
妘姓:
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周朝的鄙国、夷国、逼阳国都是妘姓。
妫姓:
起源于舜,舜居住于妫水之边,始得妫姓。
姚姓:
起源于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舜生于姚墟,他的后裔子孙便以地为氏,称为姚氏。
姞姓:
有说法称黄帝原来姓公孙,或者巳姓,后来才改姓姬。姞姓与姬姓同源。
这些上古姓氏经过漫长的世袭与演变,尤其是在周朝,周天子分封诸侯国后,许多贵族为纪念封地而以地名为姓,从而演变成了更多的姓氏。可以说,中国如今的大多数姓氏都是由此上古八姓演化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