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中相互关联的两个核心报表,其勾稽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勾稽关系
货币资金变动关系 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应等于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的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这一关系反映了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净结果。
资产负债变动的影响
- 资产负债表中其他项目(如固定资产增加)可能通过投资活动导致现金流出,负债减少(如偿还债务)则影响现金流出。
- 营运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会直接影响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的变动。
二、具体项目对应关系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现金流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主营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 + 应收票据期初余额 - 应收账款期初余额等。
- 现金流出: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 应付工资期末数 - 期初数 + 本期支付总额。
投资活动现金流
- 现金流出: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 = 固定资产增加额。
- 现金流入:处置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 = 固定资产减少额。
筹资活动现金流
- 现金流出:偿还债务、分配股利 = 长期借款减少额、应付股利增加额。
- 现金流入:发行股票、取得借款 = 长期借款增加额、应付股利减少额。
三、报表间的协同作用
数据印证: 资产负债表提供基础数据(如货币资金),现金流量表通过流入流出解释其变动原因。 决策支持
风险预警:若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数据矛盾,需检查是否存在账期差异、非现金事项未调整等问题。
四、注意事项
严格来说,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应排除短期投资、定期存款等非现金项目,而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需符合相关定义。
企业存在重大投资或筹资活动时,需特别注意现金流量的分类与调整。
通过以上勾稽关系,财务报表使用者可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