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足,又称裹小脚,是中国古代女性的一种习俗,其起源有多种说法,但较为广泛接受的观点是 起源于北宋后期,兴起于南宋。
北宋后期:
有文献记载,缠足最早开始于北宋后期。例如,《鹤林玉露》中提到的建炎四年,柔福帝姬因脚大而被怀疑,这表明在北宋时期已有缠足的现象。
南宋时期:
缠足风俗在南宋时期开始普及。高洪兴的《缠足史》考证众多史料后认为,缠足在北宋中后期开始,而在南宋时期兴起。此外,宋代皇室和上层社会是最早开始缠足的,如《宋史·五行志》中提到的理宗朝宫人束脚纤直。
五代时期:
有观点认为缠足起源于五代,源自南唐李后主的舞女窅娘,她以帛缠足,使之纤小如新月,这一做法后来被效仿,成为缠足的先河。
唐代:
也有说法认为缠足起源于唐代,如《琅嬛记》中提到的杨贵妃的“雀头履”,以及《墨庄漫录》中提到的南宋李后主宫嫔官娘缠足的细节。
综合以上信息,虽然关于缠足起源的说法有多种,但较为可信的观点是缠足开始于北宋后期,并在南宋时期达到鼎盛。这一习俗对女性的身体和行动自由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直到20世纪初才逐渐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