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会战简介

时间:2025-03-30 23:37:39 计算机

常德会战是1943年11月至12月中国军队在湖南常德及其周边地区与侵华日军展开的惨烈战役,是抗日战争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资料的核心信息:

一、战役背景与目的

战略定位:

常德是湘北重镇,川贵门户,控制此地可切断中国与东南亚盟军的联系,同时威胁重庆大后方。

日军目标:

牵制中国军队对云南的反攻,掠夺湖南粮食,歼灭周边守军以巩固"自存自卫"战略。

二、参战方与兵力

中国军队:集中第6战区16个军、第9战区43个师,共约21万人。

日军:纠集6个师团及伪军约10万人。

三、战斗过程与结果

防御阶段:

中国军队依托常德城及周边阵地顽强抵抗,迟滞日军进攻,击毙1万余人。

反攻阶段:

在美英空军支援下,中国军队发起全面反击,最终收复常德。

伤亡与损失:

中国军队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4万余人。

四、历史意义与影响

战略意义:

常德会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与斯大林格勒战役齐名,被誉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精神价值:

展现了中国军人"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成为抗战史上的重要精神象征。

国际影响:

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反法西斯战场上的地位,为盟军争取战略主动权。

五、重要人物与事迹

余程万:第74军57师师长,率部坚守常德城,以身殉国,成为抗战英雄。

孙连仲、王耀武:分别指挥第6战区部队,协同作战,展现高层指挥能力。

常德会战不仅是军事史上的经典案例,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浴血奋战的象征,其历史价值至今仍被广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