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暑降温需从饮食、作息、运动等多方面综合调整,以下是具体注意事项:
一、饮食调整
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每日饮水1.5-2升,优先选择白开水、淡盐开水或茶水,避免含糖饮料(如可乐、雪碧)和酒精。运动后应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如淡盐水)。
均衡营养
多吃新鲜蔬菜(如西瓜、黄瓜、西红柿)和水果(如桃子、杏子),搭配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满足能量需求。
避免刺激性食物
减少碳酸饮料、冰淇淋等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二、作息管理
保证充足睡眠
夏季日长夜短,但需调整作息,避免熬夜,午睡20-30分钟可缓解疲劳。
调整室内环境
空调温度设定在26℃左右,保持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避免直吹冷风。
保持室内通风,使用风扇时避免直吹身体。
三、运动与防护
科学运动
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低强度运动(如太极、瑜伽),避免在烈日下(尤其是12-15点)进行高强度运动,运动后缓慢恢复。
物理降温
用湿毛巾擦拭大血管部位(额头、颈部、腋窝),或使用冰袋降温,必要时通过洒水、开窗通风改善室内环境。
四、其他注意事项
及时补充盐分
大汗后饮用淡盐水(盐浓度0.3%-0.5%),避免代谢紊乱。
常备防暑药物
准备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十滴水等药物,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及时使用。
特殊人群防护
老年人、儿童及体弱者需减少高温环境暴露,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防暑方案。
高温作业人群应遵守“定时饮水、分段补充”原则,用人单位需加强防暑监管。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预防中暑,保障夏季健康。若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