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售股, 是指在公司股票发行上市后,由公司董事、高管、大股东等人认购或者购买的股票,这些股票通常会单独标注为“限售股”并被锁定一段时间,不允许在证券市场上自由流通,只有在规定的期限到期或者符合特定条件后才能进行解禁上市交易。
限售股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股权分置改革:
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股票复牌日之前股东所持原非流通股股份,以及股票复牌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称为股改限售股。
新股发行上市: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形成的限售股,以及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称为新股限售股。
定向增发:
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时,增发的对象如果是公司持股比例5%以上的股东,则有一定的锁定期,如在18个月内不能卖出。
其他规定:
如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况。
限售股在解禁后,其转让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如按照“金融商品转让”项目缴纳增值税。限售股解禁后,其股价并不一定会下跌,而是受到市场供需、公司基本面、宏观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总的来说,限售股是上市公司中一种特殊的股票类型,其流通受到一定限制,主要目的是为了稳定股价、保护股东权益以及促进公司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