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定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分为以下三类:
一、世界文化遗产(933项)
中国长城 1987年入选,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象征,见证了中国悠久的历史。
北京故宫
1987年入选,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型建筑。
莫高窟
1987年入选,位于甘肃敦煌,以壁画和雕塑闻名,展现古代佛教艺术。
泰山
1987年入选,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包含壮丽的山川景观和丰富的文化遗迹。
二、世界自然遗产(227项)
亚马逊雨林
覆盖南美大陆,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
大堡礁
澳大利亚标志性景观,由珊瑚礁构成,支持大量海洋生物。
黄石国家公园
美国著名火山口公园,以地热活动、间歇泉和丰富的野生动物著称。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39项)
黄山
中国唯一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以奇松、怪石、云海闻名。
泰山
同时包含文化与自然景观,如古代庙宇、日出/日落景观等。
九寨沟
中国四川的童话世界,以湖泊、瀑布、雪峰著称,2006年入选。
四、其他重要类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昆曲、蒙古族长调等,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保护。 工业遗产
五、中国世界遗产概况
截至2024年,中国拥有59项世界遗产,位居世界第二。新增项目包括北京中轴线(2024年)和巴丹吉林沙漠等。中国遗产类型丰富,涵盖历史建筑、自然奇观、文化景观等多种形式。
以上信息综合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及权威百科,涵盖截至2024年的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