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件工资是按照工人生产的合格品的数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价来计算报酬的一种工资形式。它不是直接用劳动时间来计量,而是用一定时间内的劳动成果——产品数量或作业量来计算,因此,它是间接用劳动时间来计算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计件工资可以分为个人计件工资和集体计件工资:
个人计件工资:
适用于个人能单独操作而且能够制定个人劳动定额的工种。
集体计件工资:
适用于工艺过程要求集体完成,不能直接计算个人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的工种。
计件工资的计算主要依据是计件单价,即工人完成每一件产品的工资额。一般按各该等级工人的日(小时)工资率除日(小时)产量来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计件单价 = 某等级工人的日(小时)工资标准 ÷ 日(小时)产量定额
若按工时定额计算计件单价,计算公式为:计件单价 = 某等级工人的日(小时)工资标准 × 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
计件工资具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直接计件工资:
计件工人按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和计件单价来支付工资。
间接计件工资:
按工人所服务的计件工人的工作成绩或所服务单位的工作成绩来计算支付工资。
有限计件工资:
对实行计件工资的工人规定其超额工资不得超过本人标准工资总额的一定百分比。
无限计件工资:
对实行计件工资的工人超额工资不加限制。
累进计件工资:
工人完成定额的部分按同一计件单价计算工资,超过定额的部分,则按累进递增的单价计算工资。
计件奖励工资:
产品数量或质量达到某一水平就给予一定奖励。
采用计件工资的优点包括:
1. 将劳动报酬与劳动成果最直接、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能够直接、准确地反映出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
2. 有助于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3. 计算与分配事先都有详细、明确的规定,在企业内部工资分配上有很高的透明度。
4. 可以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文化,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与劳动熟练程度。
采用计件工资的缺点包括:
1. 不利于职工的合作互助精神。
2. 在实行计件工资制时,需要注意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例如发放给员工的工资是否符合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停产、放假期间待遇又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