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的“四个能力”是公安部为提升社会消防安全水平提出的核心能力框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隐患排查 定期开展防火检查,重点检查电气线路、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火栓)、疏散通道、电气设备等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及时发现老化电线、违规电器、易燃物堆积等隐患。
隐患整改
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通道畅通无阻,电气线路规范安全,同时建立隐患排查记录制度。
二、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初期火灾控制
员工需在火灾初期(1分钟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正确使用灭火器、消火栓等器材扑灭火源,控制火势蔓延。
灭火技能培训
定期组织消防培训,掌握灭火器“提、拔、握、压”操作方法,熟悉油锅起火、电器短路等特殊场景的扑救技巧。
三、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
疏散预案与路线熟悉
制定疏散预案,绘制逃生路线图,确保人员熟悉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及应急集合点,避免踩踏和混乱。
疏散引导与指挥
熟练掌握疏散口令和引导手势,组织人员有序撤离,优先帮助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确保低姿匍匐前进、湿巾捂口鼻等逃生技巧。
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知识普及与意识提升
通过消防讲座、演练、标识宣传等方式,普及“四懂四会”(懂火灾危险性、预防措施、灭火方法、逃生技巧),提高全员消防安全意识。
长效机制建设
建立消防宣传员制度,定期开展知识竞赛、逃生游戏,社区或单位每月组织“隐患随手拍”活动,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
补充说明
日常预防: 个人需养成安全用火用电习惯,家庭做到“三清三关”(断电、断气、断火),单位落实防火巡查制度。 技能强化
通过这四个能力的有机结合,可有效构建社会消防安全防护网,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