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仪的发明与改进历程如下:
最初发明者 根据历史记载,浑仪的发明最早可追溯至 西汉时期
,由天文学家 落下闳创造。他制作的浑仪用于观测天象,测量二十八宿的距度及五大行星运动,为《太初历》的编制提供了重要数据。
重要改进者
东汉科学家张衡对浑仪进行了关键改进,使其成为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精确工具。张衡的改进包括增加观测范围、提升精度,并将浑仪与浑象结合,形成浑天仪和浑象的总称,系统地演示天体运行。
后续发展
- 唐代: 李淳风设计出更精密的浑天黄道仪; - 元代
- 明代: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现存最早的浑天仪模型。
总结:浑仪的发明始于西汉落下闳,东汉张衡通过改进使其成为古代天文观测的核心工具,后续历代天文学家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形成了完整的天文观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