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贸易术语,其全称为“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卖方需承担货物成本、运费及运输保险费用,买方则承担货物装船后的风险和费用。具体含义如下:
一、核心定义
CIF术语明确了买卖双方在货物交付、费用承担及风险转移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其核心公式为:
$$\text{CIF价} = \text{成本} + \text{运费} + \text{保险费}$$
二、主要特点
卖方责任 - 货物装船或交给指定承运人
- 办理出口清关手续
- 购买运输保险并支付保险费
- 提供货运单据给买方
买方责任
- 货物装船后风险转移
- 负责目的港卸货、清关及后续费用
- 保险索赔(需符合合同条款)
风险转移点
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风险由卖方转移至买方。
三、费用构成
成本: 包括原材料、加工费、包装费等 运费
保险费:按CIF价加成10%计算
四、常见误区
CIF并非“送货上门”服务,买方仍需承担目的港的卸货、税费等费用。若需进一步降低费用,可考虑FOB或CFR术语。
五、应用场景示例
假设中国出口商A与英国进口商B签订CIF合同,货物从青岛港装运至鹿特丹港。A需负责货物装船、保险及运费,B承担货物在途风险及目的港费用。
通过以上解析,CIF术语为卖方提供了“一条龙”服务保障,但需权衡成本与便利性,避免因对条款理解偏差引发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