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是指 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根据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生活饮用水水质需满足以下卫生要求:
感官性状良好:
水应透明、无色、无异味和异臭,无肉眼可见物。
流行病学上安全:
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
化学组成对人无害:
水中所含的化学物质不应对人体造成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远期危害。
放射性物质无害:
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不应危害人体健康。
感官性状良好:
水应经消毒处理,确保感官性状良好。
其他要求:
例如,水的硬度适中,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比例与人体体液相近,酸碱度呈中、弱碱性,水中溶解氧及二氧化碳含量适中,小分子团水等。
此外,生活饮用水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自来水:
通过集中式供水系统提供的水。
净水器水:
通过净水器处理后的水。
饮用纯净水:
通过适当的水净化工艺去除微生物、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制成的水。
饮用天然矿泉水:
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经钻井采集,含有一定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水。
饮用天然水:
以自然来源的水为水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饮用天然泉水:
只能是地下泉水。
为了确保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定期清洗和更换家庭用水设备,如厨房的水龙头、热水器等。
2. 定期检查并更换家庭管道,特别是老旧管道存在泄露风险。
3. 确保家庭污水管道与水管道分开,防止污水进入供水系统,污染饮用水。
4. 家中装修选用材质和卫生符合标准的输水管材,确保安全。
5. 不喝生水,也不要将喝饮料代替喝水;喝水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剧烈运动之后不提倡马上大量饮水。
6. 适宜的水温建议在40摄氏度左右,水温超过65摄氏度,会对口腔粘膜和消化道造成慢性损伤。
7. 正确的饮水时间,避免长时间不喝水或一次性大量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