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质变化类
铁生锈
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氧化铁,导致铁制品生锈。反应式:$4Fe + 3O_2 + 6H_2O \rightarrow 4Fe(OH)_3 \rightarrow 4FeO \cdot nH_2O$
燃烧现象
- 木炭、蜡烛等可燃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伴随光和热
- 液化石油气、煤油等燃料燃烧时火焰颜色不同(蓝色火焰为完全燃烧)
水垢形成与清除
水中的碳酸氢钙受热分解为碳酸钙沉淀(白色水垢),可用醋酸清除:$Ca(HCO_3)_2 \rightarrow CaCO_3 + CO_2 + H_2O$
二、物理化学性质类
颜色变化
- 铜币表面形成绿锈(碱式碳酸铜)
- 白银制品表面形成黑色硫化银(Ag₂S)
溶解性变化
氯化钠易溶于水,而碘酸钾受热易分解,长期高温会损失碘元素
熔点差异
铝的熔点(660℃)低于黄金(1064℃),因此可用铝箔包裹贵重物品防伪
三、生活应用类
牙膏去污原理
通过摩擦产生热量,加速表面活性剂分解油脂,同时碳酸氢钠与酸性物质反应中和污渍
双氧水消毒
分解产生氧气,具有强氧化性,可杀灭细菌
气球充气与放气
氦气密度低,适合充气球;放气时体积膨胀
四、安全警示类
煤气中毒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需通风并人工呼吸急救
臭氧层破坏
氯氟烃类物质泄漏会形成臭氧空洞,增加皮肤癌风险
这些现象覆盖了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及生活应用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化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观察和理解这些现象,可以增强科学素养和安全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