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素是一种由 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次代谢产物,具有强烈的毒性,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它的主要来源包括:
霉变的粮食作物:
如玉米、小麦、大米等,在储存不当受潮发霉时容易产生黄曲霉素。
变质的坚果:
花生、杏仁、核桃等坚果变质后可能滋生黄曲霉素。
久泡的木耳:
木耳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易被霉菌污染,产生黄曲霉素。
劣质的食用油:
一些小作坊生产的不合格食用油可能使用了霉变的原料,从而含有黄曲霉素。
发霉的厨房用品:
如干辣椒、干茴香、八角等。
其他食品:
如自制发酵食品(发霉原料)、过期或变质的食用油、发霉的香料等。
黄曲霉素的毒性包括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及致癌性,长期摄入可能引发肝损伤,增加肝癌风险。因此,为了有效预防黄曲霉素的污染,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避免食用发霉的食物,并注意食品的储存和运输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