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鱼是一种具有特定生物学特征的海鱼,综合相关信息如下:
一、学名与分类
学名:鮸鱼(*Rhincodon typus*),又称鳘鱼、敏子、毛常鱼、大米鱼等。
分类地位:属于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科鮸鱼属。
二、形态特征
体型与外观 体形似鲈鱼,但更扁平,体长通常在50-80厘米,体重1-5公斤。体表灰褐色带紫绿色,腹部灰白色,背鳍鳍棘黑色且中央有纵行黑条纹,胸鳍腋部有晴斑。
其他特征
无颌须,口大微斜,尾鳍楔形。鱼体侧扁,背、腹部浅弧形,体长可达300毫米。
三、生活环境与分布
栖息地: 北太平洋西部,包括中国渤海、黄海、东海,朝鲜和日本南部。 活动规律
四、食性与生态
食性:肉食性,以小鱼、虾类及无脊椎动物为食,捕食效率高。
生态地位: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处于中上层,是重要的捕食者。
五、其他名称
米鱼在不同地区有多个俗称,如大米鱼、敏子、毛常鱼等。
综上,米鱼是一种形态似鲈鱼、生态适应性强、分布广泛的海洋鱼类,兼具经济价值与生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