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基尼是一种女性游泳时穿着的泳衣,其设计特点和历史背景如下:
一、基本定义
比基尼由两个三角形布片组成,分别覆盖胸部和下体,通过肩带和腰带固定,形成“三点式”结构。香港地区则将其译为“比坚尼”。
二、名称由来
比基尼的名称来源于1946年美国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环礁进行的原子弹试验。当时,为了方便检测爆炸效果,设计了这种贴身泳衣,故得名“比基尼”。
三、设计演变
历史发展
- 最早的比基尼由法国设计师于1946年发明,20世纪50年代逐渐被大众接受。
- 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了无胸罩、无结构式、充气式等多种款式,以满足不同需求。
功能与风格
- 早期比基尼多采用钢托和海绵设计,帮助支撑胸部;现代款式更注重柔美曲线展现,面料也更加轻薄透气。
- 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市场,逐渐成为女性时尚的标志性服饰。
四、文化象征
比基尼不仅是游泳时的必需品,也象征着女性身体的自主性与美感。20世纪中叶以后,它逐渐脱离单纯功能定位,成为女性自信与独立的象征。
综上,比基尼是一种兼具功能性与时尚感的女性泳衣,其设计演变与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