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录是指在某一批次录取结束后,针对部分院校招生计划未达标的缺额,由省级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考生重新填报志愿的录取方式。其核心特点如下:
一、基本定义
时间节点 补录在正常录取顺序完成后进行,通常出现在本科一批录取结束后,专科批次录取前。
适用情形
因考生志愿填报不足、退档考生增加或招生计划调整等原因,导致部分院校未完成招生计划时启动。
二、参与条件
考生资格
未录取考生需满足“自由可投”状态且符合院校征集志愿条件。
分数要求
补录分数线通常高于本科一批录取线(本科补录分),但低于该校本科专业录取线;专科补录分数线则低于专科专业录取线。
三、补录流程
缺额公布
省教育考试院发布补录院校、专业及缺额计划。
重新填报志愿
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填报补录志愿,志愿结构与首次填报一致。
录取规则
按照考生分数从高到低依次录取,直至填满缺额。若考生不服调剂或档案退档,可能触发补录。
四、注意事项
院校类型
补录主要针对民办高校,公办高校较少参与。
竞争压力
补录竞争激烈,建议考生结合自身分数和院校需求谨慎选择。
时间节点
需关注省级招生办发布的补录通知,逾期未填报视为放弃。
五、特殊情况
体检或政审未通过: 部分院校在补录时可能优先录取体检或政审合格考生。 调剂失败
补录为考生提供二次机会,但需及时关注政策动态并合理规划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