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的概念

时间:2025-03-26 23:32:15 计算机

粮食安全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其基本内涵和演变可概括如下:

一、核心定义

粮食安全指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 买得到且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需的足够食品。这一定义包含三个核心要素:

供应保障:

需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并通过仓储、运输等环节稳定供应;

经济可负担性:

所有人都有能力购买粮食,避免因价格波动导致饥饿风险;

营养安全:

所获取的粮食需符合卫生标准,且能满足营养需求以支持健康生活。

二、演变过程

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首次定义,强调“生存权”,即“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未来生存和健康所需的足够食品”;

1983年:修改为“可及性与可负担性”,突出“买得到且买得起”的双重目标。

三、具体目标

数量安全:

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优化种植结构(如保障口粮基本自给,玉米等谷物实现部分自给)实现粮食总量稳定;

供应稳定:

建立仓储体系、完善物流网络,应对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风险;

分配公平:

通过社会保障、市场调控等手段,确保弱势群体获得基本粮食保障;

营养改善:

推广优质品种、推广科学饮食,满足居民多样化营养需求。

四、补充说明

范畴界定:不仅包括传统谷物(小麦、大米、玉米),还涵盖杂粮、豆类等植物种子;

安全内涵:强调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稳定性,避免因污染、灾害等导致的安全隐患。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民生改善的核心领域,需通过政策、科技、市场等多措并举综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