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执行C语言源程序通常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编写源代码
使用文本编辑器(如记事本、Sublime Text、Visual Studio Code等)编写C语言代码,并保存为以`.c`为后缀的文件。
编译源代码
选择一款C语言编译器(如GCC、Visual C++等),并安装到计算机上。
打开命令提示符或终端窗口,导航到保存有源代码的目录。
输入编译命令将源代码编译成可执行文件。例如,使用GCC编译器时,命令为:
```
gcc 文件名.c -o 可执行文件名.exe
```
例如:
```
gcc hello.c -o hello.exe
```
运行可执行文件
在命令提示符或终端窗口中,输入可执行文件的名称并按回车键运行程序。例如:
```
hello.exe
```
程序将按照代码中的逻辑执行,并输出结果。如果有输入,可以在运行程序时提供。
详细步骤总结:
预处理:
预处理器(cpp)根据以字符``开头的命令,修改原始的C程序。
编译:
编译器(ccl)将文本文件`.i`翻译成文本文件`.s`,它包含一个汇编语言程序。
汇编:
汇编器(as)将`.s`翻译成机器语言指令,把这些指令打包成一种可重定位目标程序的格式,并将结果保存在目标文件`.o`中。
链接:
链接器(ld)负责处理合并目标代码,生成一个可执行目标文件,可以被加载到内存中,由系统执行。
运行:
执行`.EXE`文件,得到运行结果。
建议:
确保在编译和运行C语言程序时,所有必要的文件和路径都正确无误。
使用集成开发环境(IDE)如Visual Studio可以简化编译和调试过程。
在编写代码时,注意遵循C语言的语法规则,以确保程序能够成功编译和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