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超级计算机群需要综合考虑硬件、软件、网络、冷却和能源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个基本的步骤指南:
硬件准备
确定硬件部件:包括头节点、计算节点、以太网交换机、电源分配单元(PDU)和服务器机架。
计算资源:评估电力消耗、冷却需求和占地需求。
网络配置:确定私有网络的IP地址段,节点的命名,预计使用的软件包以及搭建服务集群所用的技术。
硬件选择:选择能够最大化空间、冷却和能源消耗效率的机架式服务器,或者使用闲置的过时服务器进行组装。
组装计算节点
组装方式:可以自行组装计算节点,或者购买预配置的服务器。
硬件配置:确保所有节点的处理器、网络适配器和主板型号一致,以获得最佳运行效能。
内存和硬盘:为每个节点配置足够的内存和硬盘空间,头节点还应配备光驱。
安装服务器
机架安装:将服务器安装在机架上,从下面开始安装以避免头重脚轻,可能需要他人协助。
网络配置:在机架顶端安装以太网交换机,确保所有节点能够通过交换机进行高速网络通信。
软件配置
操作系统:可以选择Linux或Windows NT/2000等操作系统,并通过系统软件将刀片服务器集成为一个服务器集群。
集群管理:使用如Hadoop等软件将刀片服务器集成为一个集群,实现资源共享和高速网络环境。
高性能计算:如果需要使用RDMA功能、HPC调度器以及集群扩容缩容服务,可以考虑使用E-HPC控制台创建SCC集群。
测试和优化
性能测试:使用工具如hpl-calculator评估超级计算机的理论性能。
系统优化: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系统优化,包括硬件配置调整、软件配置优化等。
维护和扩展
热插拔:由于刀片服务器支持热插拔,系统可以轻松地进行替换和增减,减少维护时间。
监控和管理:建立有效的监控和管理系统,确保集群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利用资源。
建议
成本考虑:购买预配置的服务器通常比自行组装更经济高效。
技术选型: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和硬件配置,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性能。
冷却和能源:设计高效的冷却系统,确保服务器在高效运行的同时,能耗也在可控范围内。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构建一个高效、可扩展的超级计算机群,满足高性能计算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