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赛目的
1. 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缓解学习压力;
2. 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3.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篮球运动技能。
二、参赛对象与组队要求
参赛范围 :七、八年级各班以班级为单位组队,每班需派10名男队员参赛;组队人数:
每队上场5人,替补2人(含队长),其余为啦啦队成员;
名单提交:
各班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队员名单至组委会。
三、比赛时间与地点
时间安排:
通常安排在下午节课进行,具体日期需根据学校日程调整;
地点:
学校篮球场。
四、比赛规则与方法
比赛制度
- 采用单循环制,各队抽签决定对手,胜者晋级,负者淘汰;
- 每场上下半场各20分钟,中场休息5分钟;
- 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具体赛制可根据参赛队伍数量调整。
计分规则
- 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积分多者获胜;
- 若积分相同,则比较同阶段比赛得分。
其他规则
- 每队最多允许2次暂停,最后3分钟禁止暂停;
- 进球后换发球权,犯规次数达7次或5次罚下场;
- 比赛过程中需尊重裁判,禁止请外援(所有运动员必须为在校学生)。
五、组织与保障
组织架构
- 主办部门:校团委、体育组;
- 裁判团队:由体育教师及学生组成,需经过培训;
- 记录与计分:指定专人负责,确保数据准确。
后勤保障
- 提供篮球、记分表、饮用水等物资;
- 安排医疗人员和药品,确保比赛安全。
纪律要求
- 队员需服从指挥,注意安全,避免意外受伤;
- 迟到5分钟以上视为弃权,因天气原因取消比赛则顺延。
六、奖项设置
集体奖项:
设置一、二、三等奖,颁发奖状及物质奖励;
个人奖项:
评选最佳球员、最佳射手、最佳团队协作奖等。
七、注意事项
1. 比赛前需进行热身活动,避免运动损伤;
2. 鼓励队员发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文明参赛;
3. 若遇恶劣天气,比赛需及时调整安排。
以上方案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调整,建议提前一周完成准备工作,确保比赛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