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哪些领域参与了国际标准的制定

时间:2025-03-31 06:14:34 计算机

我国在多个领域积极参与了国际标准的制定,具体包括:

低压成套设备领域

我国首次提出立项并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智能型成套设备附加要求》(IEC TS 63290)正式发布。

无人配送车领域

我国牵头制定的电气运输设备领域首个载物国际标准《电气运输设备第3-2部分:载物电气运输设备移动性能测试方法》正式发布。

养老机器人领域

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为各类养老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基准。

鞋类术语领域

安踏集团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20537:2025 Footwear–Identification of defects during visual inspection–Vocabulary(鞋类感官缺陷术语)》正式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外发布。

冷链物流领域

我国联合日本、法国、韩国等多国专家,共同制定全球首个冷链物流无接触配送国际标准《冷链物流无接触配送要求》(ISO 31511:2024)。

智慧物流与绿色物流领域

在ISO/TC 344框架下,我国推动无人仓、物流机器人、绿色低碳物流等领域的标准制定,并计划输出“智慧物流服务标准”“物流碳排放核算方法”等创新标准。

物流、物联网领域

我国专家发起和主导的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ISO 18186:货物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内陆智慧水产养殖领域

我国提交的《物联网 内陆智慧水产养殖总体技术要求》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立项投票,正在联合其他成员国制定内陆智慧水产养殖国际标准。

纳米材料领域

我国积极参与纳米材料国际标准的制定,部分标准草案有望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

通过在这些领域的积极参与,我国不仅提升了自身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影响力,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全球发展和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