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餐具消毒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需根据餐具材质和消毒要求选择合适方法,并规范操作流程。以下是常用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常用消毒方法
煮沸消毒 - 将洗净的餐具置入100℃沸水中,持续煮沸15-30分钟。
- 适用范围:耐高温餐具(如瓷器、玻璃器皿)。
蒸汽消毒
- 使用蒸汽柜或专用消毒箱,将餐具加热至100℃并保持15-20分钟。
- 适用范围:耐高温餐具,可批量处理。
化学消毒
- 含氯消毒剂: 按说明书配制250mg/L浓度(如1斤水加1粒漂白精片或50ml漂白消毒液),浸泡15-30分钟。 - 注意事项
洗碗机消毒 - 设置高温模式(85℃以上),冲洗消毒30秒以上。
- 适用范围:耐高温塑料或陶瓷餐具。
红外线消毒
- 控制温度120℃,作用15-20分钟。
- 适用范围:需快速消毒的餐具,但需专用设备。
干热消毒
- 热风烘干箱85℃以上加热30分钟以上。
- 适用范围:耐高温餐具(如玻璃器皿)。
二、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清洗与消毒流程
- 严格遵循“一刷、二洗、三过(过凉、过干、过消毒)、四保洁”的规范流程。
- 油腻餐具先用热水浸泡软化,再清洗。
设备维护
- 蒸汽柜需定期检查密封性,确保无漏气现象。
- 洗碗机需清洁滤网和喷淋臂,避免残留。
安全防护
- 化学消毒剂需按浓度配比使用,避免过量。
- 红外线、高温设备操作需防止烫伤。
存放管理
- 消毒后餐具需存放在清洁、干燥的保洁柜中,避免二次污染。
- 保洁柜需定期清洁消毒。
三、其他注意事项
不耐高温餐具: 优先选择蒸汽消毒或洗碗机消毒,避免煮沸导致破裂。 新餐具处理
记录管理:建立消毒记录档案,便于追溯和检查。
通过规范操作和科学消毒,可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保障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