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购房时房产证上仅登记一人名字是否属于共同财产,需根据购房资金来源、夫妻约定及法律规定综合判断,具体分为以下情形:
一、一般情况(共同财产)
共同出资购买 若购房资金来源于夫妻共同财产(如工资、奖金、经营收益等),即使房产证仅登记一方名字,该房产仍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偿还共同贷款
即使房产证登记一人名下,但若婚后双方共同偿还了贷款,法院通常会认定该房产为夫妻共同财产。
二、特殊情形(个人财产)
一方父母全款出资并赠与子女
若房产由一方父母全款出资购买且明确表示赠与该子女,该房产属于受赠方的个人财产。
婚前财产转化
若购房资金为婚前个人财产(如婚前存款),且房产登记在出资方名下,法院可能认定为个人财产。
明确约定归属
夫妻双方签订书面协议约定房产归一方所有,或通过其他方式明确表示放弃共有权,该房产可认定为个人财产。
三、注意事项
证据的重要性: 若主张房产为个人财产,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资金来源为个人或存在明确赠与协议。 贷款与产权登记的关系
综上,婚后购房的产权登记方式需结合资金来源、夫妻约定及实际履行情况综合判断,建议购房时签订书面协议明确产权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