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磨玉是一种产自中国岫岩地区的透闪石质玉石,具有以下特征:
一、基本定义与产地
名称由来 因产自岫岩河床,经河水长期冲刷和砾石磨擦形成卵石状,故得名“河磨玉”。
核心产地
主要分布于辽宁省岫岩县与海城交界处的老岫岩河床,属于岫岩玉的一种。
二、物理特性
质地与结构
表面粗糙似普通石头,但内部为细腻透闪石质,摩氏硬度达6.0-6.5,密度2.95-3.2。
颜色与包裹体
颜色多样,包括青、青黄、黄白、灰褐等,常伴褐红色、黑色或白色石皮(俗称“油皮”)。
透明度与油脂度
部分河磨玉通透度高,油脂感强,属优质籽料。
三、文化价值与市场定位
历史地位
是红山文化时期的重要玉器材料,与新疆和田玉齐名,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收藏与投资
因产量稀少、油脂度好,兼具和田玉的温润与翡翠的通透,在珠宝市场和收藏界备受青睐。
别称
亦称“石包玉”“老岫岩”,与新疆和田玉并称“东方玉器双璧”。
四、与和田玉的差异
成分与分类: 河磨玉属透闪石质,与和田玉(阳起石)同属软玉但成分不同。 形成环境
综上,河磨玉是岫岩透闪石质籽玉的典型代表,兼具自然美感与稀缺性,是玉石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