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的故事始于春秋时期的楚国,主角是一个名叫卞和的琢玉能手。他在荆山中偶然发现了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璞,坚信其中藏有稀世珍宝。卞和带着这块璞玉先后两次向楚国的君主进献,但都被玉工鉴定为普通石头,因此遭到楚厉王和楚武王的误解和惩罚,分别失去了左脚和右脚。
楚文王继位后,听闻了卞和的悲惨遭遇和坚定信念,心生怜悯,命令玉匠将璞石剖开。果然,璞石中露出了温润的美玉,被命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因其稀世之美,成为了各国争夺的对象,见证了无数阴谋与战争,承载了无数人的野心与欲望。最终,和氏璧被秦始皇所得,并刻上了“受命于天,既受永昌”八字,制成了传国玺。
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卞和的忠诚和坚韧,也象征了真理与智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