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成铁路,被誉为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其北端起点为陕西省宝鸡市,一路向南延伸至现今的四川省成都市,与成渝线和成昆线紧密相连,全长达到668.198公里。这条铁路线不仅跨越了陕西、甘肃、四川三大省份,更是连接中国西北与西南的重要交通纽带。
宝成铁路的历史可追溯至1952年7月1日,当时从成都端正式破土动工。两年后,1954年1月,宝鸡端也开始了施工。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1956年7月12日,铁路在甘肃省徽县黄沙河实现了南北两端的接轨,并于1958年1月1日全线通车,最初采用蒸汽机车进行牵引。
然而,宝成铁路的真正转折点在于其电气化改造工程。1958年6月,该工程正式拉开帷幕,首先于1960年6月完成了宝鸡至凤州段的电气化改造,这段91公里的铁路成为了我国首条干线电气化铁路区段。值得一提的是,该段铁路最初设计采用直流3000V,但经过深入论证后,最终决定采用工频单相25kV交流制,这一决策不仅体现了当时的技术智慧,而且为后续中国大规模发展电气化铁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1年8月15日,宝成铁路宝鸡至凤州段的电气化铁路正式投入运营,这标志着我国电气化铁路事业正式起步。到了1975年7月1日,宝成铁路全线完成了电气化改造,从而正式成为了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这一创举不仅彻底改变了“蜀道难”的历史,更开启了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