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概念
摄影术原理 通过镜头聚焦光线至感光材料(如胶片或CMOS),形成潜像后经冲洗或数字化处理呈现影像。
曝光三要素
- 光圈: 控制进光量及景深(f值越小,光圈越大,虚化越明显) - 快门速度
- ISO:感光度(值越高,越敏感但噪点增多)
二、基本构造
机身组件 - 快门:
机械或电子,控制光线进入时间
- 感光元件:CMOS或CCD,将光信号转为电信号
- 处理器与电池:负责图像处理与供电
镜头系统 - 焦距:
决定视角(广角<35mm,标准=35mm,长焦>70mm)
- 光圈:与焦距共同作用,影响景深与虚化
- 变焦与定焦:变焦镜头可调节焦距,定焦镜头画质更优
三、操作与参数调整
拍摄模式 - 全自动(P挡):
自动调节快门、光圈与ISO
- 手动模式(M挡/AVTV):自由调整参数
- 光圈优先:固定光圈,快门自动调整
参数调整技巧 - 快门:
拍摄运动用高速快门(1/500s以上),静物用慢速(1s以上)
- 光圈:人像/微距用大光圈(f1.8-f4),风景用小光圈(f8-f16)
- ISO:光线不足时提高ISO,光线充足时降低ISO
四、其他关键要素
白平衡:
调整色彩温度,确保真实色彩呈现
对焦系统:
自动对焦(AF)快速精准,手动对焦(MF)灵活控制
画质与像素:
高像素提升分辨率,但需平衡画质与文件大小
五、进阶应用
RAW格式:保留更多细节,后期处理灵活性更高
景深控制:通过光圈与焦距组合实现背景虚化与层次感
连拍与视频:高速连拍适合动态捕捉,视频拍摄需注意帧率与稳定性
以上内容为相机基础知识的综合梳理,建议结合实践操作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