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H值)是用于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指标,其全称为“氢离子浓度指数”(power of hydrogen),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标度。以下是关于pH值的详细说明:
一、核心概念
定义 pH值通过负对数形式表示氢离子浓度($[H^+]$),计算公式为:
$$pH = -\log[H^+]$$
其值范围通常在0到14之间:
- 酸性:
pH < 7
- 中性:pH = 7
- 碱性:pH > 7
单位特性 pH值属于对数单位,每增加1个单位,氢离子浓度变化10倍。例如,pH 5的酸性是pH 6的10倍。
二、符号规范
全称:
氢离子浓度指数(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
缩写:pH
小写规范:按照国际惯例,pH中的“p”小写,源自对数概念的数学表达。
三、应用领域
化学分析:
用于酸碱滴定、水质检测等;
生理环境:
如血液pH(7.35-7.45)、土壤pH等;
医疗健康:
例如妇科pH值用于评估阴道酸碱平衡(正常范围3.8-4.4)。
四、历史背景
由丹麦化学家Søren Peter Lauritz Sorensen于1909年提出,最初称为“Potenz”,后简化为pH。
五、注意事项
不同场景下pH值有特定范围,需结合实际分析。例如,胃酸pH可降至1.5-3.5,而海水pH约为8.4。
综上,pH值是化学、医疗、环境等领域中广泛使用的酸碱度量化指标,其小写形式源于数学定义和历史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