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是企业根据历史数据、行业水平和运营规划,事先制定的一个成本标准。它是理想情况下生产某件商品或提供某项服务的预期支出,用于评估和控制实际支出,类似于一个标尺,帮助企业了解哪部分花多了、哪部分省了。
标准成本通过事先仔细测定,以每单位产品为基础的应有成本,包括预算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预算数。这些预算数也是成本管理的目标值,从成本计算角度来看,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
标准成本可以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理想标准成本是在现有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优成本水平,即在生产过程无浪费、机器无故障、人员无闲置、产品无废品的假设条件下制定的成本标准。正常标准成本则是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这一标准考虑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失、故障和偏差等。
标准成本法的实施便于企业编制预算和进行预算控制,能有效地控制成本支出,并为企业的例外管理提供数据,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的价格决策和预测,同时还可以简化存货的计价以及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工作。
在标准成本法下,成本差异是指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得出的差异,也称标准差异。通过比较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企业可以揭示与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并按照例外管理的原则,对不利差异予以纠正,以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善产品成本。
标准成本法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揭示与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并按照例外管理的原则,对不利差异予以纠正,以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善产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