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补偿标准根据辞退原因和程序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合法辞退的补偿标准
协商一致解除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计算方式:
$$\text{补偿月数} = \text{工作年限} \times 1 \text{个月/年}$$
例如:工作5年的员工,补偿5个月工资。
经济性裁员
企业因经营困难等法定情形裁员,需提前30天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1个月工资),并支付经济补偿:
$$\text{补偿月数} = \text{工作年限} \times 1 \text{个月/年}$$
若未提前通知,代通知金+经济补偿(N+1)。
其他合法情形
包括劳动合同期满未续签(员工拒绝续签)等,均需支付N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二、违法辞退的赔偿标准
用人单位无合法理由辞退员工(如未提供合法依据、未支付社保等),需支付 双倍赔偿(2N):
$$\text{赔偿月数} = \text{工作年限} \times 2 \text{个月/年}$$
例如:工作3年的员工,月平均工资5000元,正常补偿3个月工资,违法辞退则赔偿6个月工资。
三、其他注意事项
月工资的计算
指劳动合同解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含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但上限为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且补偿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特殊情形
- 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 属于合法辞退,无赔偿; - 员工主动辞职
- 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可能涉及其他法律责任,但与辞退补偿无直接关联。
四、维权建议
若认为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可要求:
支付赔偿金(2N);
结清工资、社保等费用;
若涉及拖欠,可申请劳动仲裁或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