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试用期

时间:2025-03-27 22:56:40 计算机

关于劳动合同试用期的法律规定和注意事项,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试用期期限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

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3年以上固定期限或无固定期限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特别说明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续签合同时不得重新约定;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或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二、试用期工资与社保

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企业必须为试用期员工缴纳社保、支付工资,试用期与正式期享有同等权益。

三、试用期解除合同

(一)劳动者解除合同

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口头或书面)即可解除;

无需提前30日,但需说明理由。

(二)用人单位解除合同

不符合录用条件:需证明员工不符合岗位要求,且需符合当地法规补充规定;

过失性解除:如严重违纪、严重失职等;

非过失性解除:如经济性裁员等。

违法解除风险:若用人单位仅以“不适合”为由解除合同,且无具体证据,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解除,需赔偿损失。

四、试用期注意事项

合同条款规范:

明确工作内容、职责、工资待遇等核心条款,避免模糊表述;

避免“二次试用”:

若合同到期后直接进入下一岗位,可能被认定为重新约定试用期,需签订书面协议;

保留证据:

对考核标准、绩效反馈等沟通内容留存记录,便于维权。

五、未签劳动合同的试用期处理

若用人单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且超过1年,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时不存在试用期。但建议尽早签订书面合同以明确双方权益。

以上内容综合了《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建议劳动合同签订及履行过程中严格遵循法律规定,以降低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