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须生

时间:2025-03-27 20:39:09 计算机

四大须生是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他们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各自创立了独具风格的艺术流派,对京剧老生行当产生了深远影响。四大须生的具体人选如下:

余叔岩(1890-1943),原名余第祺,祖籍湖北罗田,生于北京。他是老生余三胜之孙,青衣余紫云之子,曾从师于吴连奎、薛凤池、李喜瑞、姚增禄等人。余叔岩继承并创新了谭派艺术,形成了唱腔刚柔相济的余派,常演剧目有《战太平》、《失空斩》、《问樵闹府》、《定军山》、《状元谱》等。

言菊朋(1890-1942),蒙古族,民国初年曾在蒙藏院、财政部任职。他以“潭派名票”为业内人士欣赏,1924年随梅兰芳赴沪,主演了潭派戏,回京后被革职,于是以艺名言菊朋下海。言菊朋自组春元社,其子少朋、女慧珠同台合演,人称“言家班”。“言派”传人有奚啸伯、汤志鹏和儿媳张少楼等。

高庆奎(1890-1942),名镇山,字子君,清末名丑高四保之子。幼时在“祥和班”演娃娃生,后习老生,曾为谭鑫培配演娃娃生。高庆奎与余叔岩、言菊朋齐名,创立了高派艺术。

马连良(1901-1966),回族,北京人。马连良是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曾从师于余叔岩,继承了余派艺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表演风格严谨,台风优雅,常演剧目有《赵氏孤儿》、《四郎探母》等。

20世纪30年代年代末期,高庆奎因嗓疾退出舞台,谭富英崛起替换了高庆奎的位置。余叔岩和言菊朋相继于20世纪40年代去世,杨宝森和奚啸伯的声誉日盛,逐渐形成了“马、谭、杨、奚”的称谓,这一称谓在民间广泛流传。

综上所述,四大须生是指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和马连良这四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他们在京剧老生行当中,各自创立了独具风格的艺术流派,并对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