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简介

时间:2025-03-27 13:06:38 计算机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中国为解决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而实施的重大战略工程,其核心信息如下:

一、工程概况

调水目标

该工程旨在将长江上游雅砻江、大渡河等支流的水资源调至黄河上游,覆盖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等6省区,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和发电功能。

调水量与规模

总规划调水量为170亿立方米,分三条线路实施:

达曲—贾曲联合自流线路(40亿立方米)

阿达—贾曲自流线路(50亿立方米)

通天河侧仿—雅砻江—贾曲自流线路(80亿立方米)

工程难度

位于青藏高原,面临高海拔(2900-4000米)、高寒气候、地质复杂等挑战,以调水功能为主,暂不考虑航运建设。

二、工程布局与分期

线路选择:

优先选择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等水量丰富、地形相对稳定的支流。

分期实施:工程分三期推进,目前处于前期论证和方案比选阶段,计划于2023年左右正式开工。

三、工程意义

解决缺水问题

通过跨流域调水,缓解黄河上游及西北地区2050年左右的缺水压力,改善人畜饮水、农业灌溉条件。

生态与治理价值

促进黄河上游生态修复,同时为黄河治理开发提供支持。

四、历史背景

早期探索:

1952年黄委会开始初步查勘,1958-1961年进行详细规划,但因技术限制暂停。

最新进展:2008年完成一期工程建议书,2020年纳入国家水资源配置新方案,预计2023年全面启动。

五、总结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中国水利史上的超级工程,虽面临自然条件严峻等挑战,但通过科学规划与技术攻关,将为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性保障。